好低价网

首页 > 急救常识 / 正文

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全文

2025-05-02 急救常识

在我国,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一直是社会**的焦点。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,我国政府出台了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。**将为您详细解读该条例全文,帮助您了解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相关规定,确保您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。

一、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基本原则

1.按时足额支付工资: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,不得拖欠或克扣。

2.同工同酬: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工资支付,不得低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最低工资标准。

3.明确工资支付方式:用人单位应当明确工资支付方式,包括支付时间、支付地点和支付形式。

二、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具体规定

1.工资支付周期:用人单位应当按月支付工资,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。

2.工资支付形式: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,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。

3.工资支付时间:用人单位应当在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明确工资支付时间。

4.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:农民工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,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。

三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措施

1.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: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缴纳工资支付保证金,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。

2.加强监督检查: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,发现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,依法予以查处。

3.法律救济途径:农民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,如申请劳动仲裁、提起诉讼等。

四、违反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的法律责任

1.拖欠工资: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,应当依法支付工资,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
2.克扣工资:用人单位克扣农民工工资的,应当依法支付工资,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
3.拖欠工资保证金: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工资支付保证金的,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缴纳,逾期不缴纳的,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。

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的出台,为农民工工资支付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。广大农民工朋友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用人单位也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,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到位。只有这样,才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,促进社会稳定发展。

网站分类